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难忘那只冰冷的小手

  发布时间:2012-08-31 15:19:52


时间过去一年多了,至今我仍难以忘记那个被丢弃到法院的小男孩和那只冰冷的小手。

那是2010年冬季的一个上午,快下班时一位怒气冲冲的老人将一个三岁光景的小男孩甩在我的办公室。“你是王法官吧,这孩子他爸不管俺也不管了”。老人扔下一句话就跑了。等我抱着孩子追出法院大门,老人已没了踪影。

这是一起刚立案的离婚案件。孩子的父亲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因职业的原因平时很少照料孩子和家庭,孩子的母亲为此经常生怨气,带着孩子常住娘家。

那位将孩子丢弃到法院的老人便是男孩的外公,他为发泄对女婿的不满、向孩子的父亲发难,他拿孩子出气,并以此向法院施压。

一个孩子哪里读得懂大人之间的情感博弈。突然降临的陌生世界令孩子一脸惊恐。

“孩子,别哭,阿姨带你找妈妈”。我买来孩子爱吃的儿童食品,迅速安抚住小男孩,然后与庭里同志一起寻找孩子的父母。

孩子的外公住在开封市宋门东南侧的一个小巷里,巷子大约一百多米深,院子的门楼是用蓝砖砌墙、青瓦覆顶,红色的铁门使用的是一把铜芯暗锁。当我们走近这个巷子时,孩子的一双眼睛突然亮起来,用小手指着不远处的那张红铁门大声叫起来:“姥姥的家、姥爷的家,我找妈妈去……”孩子争脱我的手,径直跑向红门,不停的用小手拍打铁门,并一直呼喊着“妈妈”、“我要妈妈”。院内听不到有任何动静。

邻居说,这家应该有人,刚才还见孩子的外公在家门口。为此,我和社区的同志再次叫门。这时,我们听到了院内一名青年女子的哭泣声,她是孩子的母亲;接着是孩子外公的大声叫嚷:“谁也不能开门”。并隔墙向我们喊话道:“你们走吧,这孩子我们不要了,该他爸爸养了。你们送给他爸爸吧!”

之后,任凭我们和社区主任如何解释,老人始终没有打开那道院门。

“这老头太不像话,藏匿孩子的母亲、遗弃亲外孙,应该治他的罪。”随同办案的一名同志耐不住性子,对孩子外公拒法院工作人员于门外的行为非常气愤,提出要报警。

“解决案件不能图简单、省事,我们多做些细致的工作,给当事人留出更大的思想活动空间,结果可能对社会和家庭更有利。”我说服这位同志,没有请求公安机关出面协助处理。

因天气较冷,为防孩子在户外受凉,我决定先带孩子回法院,想法联系孩子的其他亲人。当我抱起孩子起身准备离开时,孩子伸出的小手,一把抓住了门上面冰冷的铁手柄,久久不愿松开离去。

回到法院后,我找到孩子父亲的电话号。父亲说他出车在外地,没法带孩子,没说上几句就挂了电话,再打便没了回音。

下班铃声响了,冬天的夜色随之而来。小男孩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用他冰冷的小手紧紧地抓住我的左手食指,一刻也不离开我的身边。

那一刻,我的心也仿佛被孩子的小手纠住一样,隐隐作痛。小手的握力让我感受到,这个无故孩子在家庭纠纷的旋涡中,已受到太多的伤害。

可能因为受到惊吓,小男孩两条棉裤腿浸透了尿。我带着孩子回到家,让丈夫给小男孩洗了个热水澡,哄着孩子上床睡了觉,而我却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冬夜慢长,孩子的冷暖牵肠挂肚。我翻开箱底找出布料和棉花,比着孩子尿湿的棉裤,和着孩子熟睡的呼息声,一针一线地为孩子做了一件新棉裤。

第二天早上,天气依然寒冷。穿过上班的人流,我带着小男孩又回到了单位。值夜班的干警说,长长的一夜没有一个亲人来过问过小男孩的情况,我的心很沉重。上午,我带着孩子来到公安派出所,通过查阅户籍,找到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孩子姑姑的帮助下,找回了孩子的父亲,孩子总算有了半个家。

为尽快解开这一家人的心结,还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当天下午,我安排孩子的父亲买些礼品,带着孩子一起来到孩子的外公家,外公还是那个倔脾气,对女婿不依不挠。而小两口之间的夫妻感情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纷争的起因多是在孩子的看护抚养上,家务琐事各人也都是一肚子“苦水”。当调解中谈到孩子的照料问题时,孩子身上穿的那件小棉裤引起了妈妈的注意,她以为是孩子奶奶做的,不想孩子的几句儿语,让在场的亲人明白了棉裤的来历和他离家一天多的“迷” 底。案件的调解也因此出现了转机。

孩子的妈妈哭了,孩子的父亲表示决不辜负法官的一片心意,好好照顾家庭和孩子,一定做一个称职的父亲。孩子的外公也自感愧疚当面向我道了歉,并不再责怪女婿。结果该案以双方和好结案,孩子有了温暖的家,而那只冰冷的小手从此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作者:开封市顺河回族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王军华口述整理 翟渊涛

王军华,河南省法院十佳法官、十佳调解能手,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1年2月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办案标兵。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